
工厂企业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国内早期称为EMC)是一种创新的市场化节能机制。
一、定义
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工厂企业(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工厂企业提供必要的服务,工厂企业则以节能效益来支付节能服务公司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一种节能服务机制。
二、核心特点
节能效益分享:节能服务公司投资进行节能改造,工厂企业在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按合同约定比例与节能服务公司分享。
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机制引入节能服务公司,由其为工厂企业提供专业的节能服务,包括能源审计、项目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
风险共担: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节能服务公司承担节能改造的大部分风险和资金压力,而工厂企业则只需按节能效益支付费用,降低了自身的投资风险。
三、服务内容
节能服务公司通常向工厂企业提供以下服务:
能源审计:对工厂企业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找出节能潜力。
项目设计:根据能源审计结果,设计节能改造方案。
融资:为节能改造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改造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节能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
运行管理:对节能设备进行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并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对节能改造后的节能量进行测量和验证,确保达到合同约定的节能目标。
四、应用优势
降低运行成本:通过节能改造,工厂企业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节能服务公司提供的专业节能服务有助于工厂企业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动了节能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工厂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节能选择和服务。
五、分类
依照具体的业务方式,合同能源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分享节能效益。
承诺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节能服务公司承诺达到一定的节能效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节能服务公司承包客户的整体能源费用,并通过节能改造降低费用,从中获取利润。
综上所述,工厂企业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创新的节能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服务,有助于工厂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图片等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仅用于学术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推荐资讯
产品系列